中国中西部的第一个汽车风洞在新能源投入试运行

更新时间:2019-7-2 14:38:03 浏览次数:0

6月28日,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投资5.5亿元建设的汽车风洞(汽车环境风洞,汽车空气动力学 - 声学风洞)在新能源两江新区正式亮相并启动试运行,这将为我国汽车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乃至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究竟,这一风洞如何建成?它有着怎样的功能?又将对中西部乃至全国汽车制造产生怎样的深远意义?历时5年打造中西部首座汽车风洞如今,受电动化,低碳化生活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车辆的动力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因此,作为汽车造型设计,风噪性能,燃油经济性,高速行驶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汽车空气动力学愈来愈受到车企重视。“2009年以前,我国只能依靠航空风洞改造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这大大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研汽车风心主任王勇介绍,2009年后,尽管中国汽车风洞试验条件实现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试验室资源紧张,试验周期长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2014年3月,中国汽研成立了汽车风洞中心,开始筹备建设技术指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两座汽车风洞 - “汽车空气动力学 - 声学风洞”和“汽车环境风洞”第二年,中国汽研与世界著名风洞设计商德国WBI公司以及国内著名设计院上海机电院完成合作签约,汽车风洞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是中西部首座汽车风洞,这一汽车风洞的运行,将极大地弥补我国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资源的不足,改变我国汽车工业核心资源与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其服务能力,辐射作用,持续影响力,都为中西部汽车制造乃至我国汽车工业做出巨大贡献。两大风洞助力国内外车企研发据悉,中国汽研汽车风洞中心已经有全尺寸汽车空气动力学 - 声学风洞(aawt),汽车环境风洞(CWT),并且配备了高低温环境仓,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和1200核高性能仿真计算平台,形成了先进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风噪性能开发标准体系,其完备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风噪性能正向开发能力,可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和工程解决方案。对于国内外车企而言,汽车风洞可以省省新车型研发的时间,提高企业研发效率,通过汽车空气动力学 - 声学风洞,整车环境风洞的测试,企业能够更快获得更精确的汽车性能数值“例如,在汽车空气动力学 - 声学风洞中,轿车,SUV,MPV及轻卡等车型可以进行空气动力学和风噪性能开发,开展汽车风阻,行驶稳定性,侧风响应,内流优化,流动显示,车内外风噪声等测试服务。”王勇介绍,在这座3/4开口的回流式风洞中最高风速达250公里每小时,在140公里每小时的风速中,背景噪声仅为58分贝(A)中,堪称“世界上最安静的风洞之一”。而汽车环境风洞则更加侧重于汽车行驶过程中环境的模拟。据了解,这一回流卧式结构的风洞,安装有直径4.5米的风机,配备有可调节式喷口,“在这一风洞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可进行整车及零部件的热管理性能开发,动力总成冷却,空调性能,电动汽车环境适应性,动力电池冷却,曲轴通风,除霜除雾,降雨降雪,防泥防溅等测试服务都可在其中开展“。立足新能源打造国际一流汽车平台与机构据了解,为了配合两大汽车风洞的运行,中国汽研还建立了1200核高性能仿真计算平台,提供包括汽车空气动力学,气动噪声,发动机冷却,空调性能,零部件热保护,乘员舒适性,除霜除雾,燃油加注,整车涉水,齿轮润滑,发动机散热系统匹配汽车空气力学,声学和热力学领域的CFD仿真分析和优化技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虚拟风洞和汽车空气动力学数据库两大服务平台的探索与构建,还将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虚拟风洞仿真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与风洞试验对标,汽车关键气动以及声学特性的查询,分析和对标等技术服务。除了高水平的硬件设施,一直以来,中国汽研也在积极发挥汽车风洞的辐射作用。牵头行业47家单位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聚集10家车企组建中国汽研汽车风洞联盟......专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和气动声学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生态打造的中国汽研,将从中西部首座汽车风洞出发,加快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品质升级。未来,立足新能源的中国汽研汽车风洞,将促进我国汽车风洞技术进步,推动我国中西部乃至全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对此,中国研汽车风洞中心主王勇表示:“以这座汽车风洞为契机,我们将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汽车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和热力学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和先进技术研究机构,持续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