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谊:北汽要打好越野和新能源汽车这两张牌

更新时间:2020-4-4 13:46:44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从竞争角度上讲,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成为全才,但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杀手锏。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这句话,这两天在汽车人的朋友圈上被刷屏。而在他的深思熟虑后,坚定的认为,北汽集团手握的杀手锏有两个:一个是越野品牌北京(BJ),另外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如果再加一个的话,那就是商用车。徐和谊认为,北汽只需要也必须把这两张牌打好,而不追求面面俱到。

今年来,徐和谊对北汽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观点频频引发了外界的关注。而这次作出上述表态的背景是,北汽集团在内蒙古阿尔山举办的探享阿尔山大型试驾活动上。这场由集团层面组织的试驾会上,作为北汽集团当家人的徐和谊召集了旗下自主板块的所有负责人,与国内主流媒体的代表一起深度体验和交流,抱病参加的徐和谊甚至罕见的连续四天跟媒体呆在一起。

在接受汽扯扒谈和中国汽车新闻网等媒体采访时,徐和谊坦露心迹的表达了他对北汽在新形势下的探索和求变。事实上,从今年开始,北汽集团也正在谋划一系列改革,实现聚焦,做好高、新、特战略,以全面推进产业、产品、以及产业链全面升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自主板块大力发展北京越野和新能源汽车。

打造中国特色的越野文化

徐和谊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然后进行优势聚焦。从以前的着力发展轿车品牌绅宝,到如今更加聚焦越野车和新能源汽车,徐和谊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就像官车和政府用车让位红旗并给予全力支持,但他认为渐入佳境的北京越野车和北汽新能源则是北汽的优势项目和地盘。

北汽越野有60年的积淀,北汽要围绕着越野做专、做精、做透。我们想围绕这个特字,把越野文化、越野的品牌、越野的产品等等做出特色来,能在这个领域代表中国汽车行业。徐和谊对汽扯扒谈表示。

但一直以来,北京(BJ)系列由于过于纯粹的越野性能,使得其在一众SUV中始终处于一部分小众群体。而如何将小众变大众,是摆在北汽面前的当务之急。为此,北京(BJ)品牌今年上市了全新车型BJ 40 PLUS。作为北汽集团转变战略的最新力作,BJ 40 PLUS以最舒适的越野车上市后,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回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BJ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4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BJ40系列连续多月蝉联其所在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

徐和谊表示,在核心产品的打造上,未来北汽还会推出比BJ40更小的产品,以及比BJ80更为高端的旗舰车型。下一步,北京(BJ)系列车型的产品策略将从重越野向轻越野转变,通过对北京(BJ)品牌的打造,进而增益整个集团品牌。

为了巩固属于北汽在越野方面的主导地位,同时培育中国自己的越野文化,北汽集团还将在今年下半年,于北京顺义打造占地六千亩的越野小镇,这将会是类似越野主题公园的体验基地,未来也会考虑举办越野赛事。徐和谊表示,此举还能够同时带动当地的经济,对于脱贫和创造就业岗位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纯电动汽车上市第一股

在北汽集团另一张杀手锏的新能源方面,去年11月份,北汽提出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率先在行业中扛起了全面新能源化的大旗,开始了大船掉头。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在去年蝉联销量冠军,并成为首家国内第一家年销突破10万辆的纯电动车企。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6.67万辆,继续保持第一。也正是基于此,才让徐和谊喊出了2020年,北汽在北京地区停售燃油汽车,2025年,北汽在全国市场全面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豪言壮语。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也在全面实施资本化与证券化。继北汽集团在2014年登陆港交所之后,去年12月北汽集团入主SST前锋,这也预示着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之路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8月8日晚间,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文名称拟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北汽新能源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对于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之路,徐和谊对汽扯扒谈透露:有望在月底或者下月实现。而在北汽新能源完成借壳上市后,将成为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化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未来北汽集团要形成乘用车体系、商用车体系、服务贸易体系三大板块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现有新能源品牌以外,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ARCFOX车型也有了新进展。其下首款量产品将在明年年底正式推入市场,目前工程样车已经试制完毕。

不难看出,面对着传统燃油车销量的萎缩以及新能源补贴的退坡,徐和谊对于北汽集团已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梳理,同时未来也已有了清晰的规划。手握越野及新能源两个杀手锏,未来或许就像徐和谊所说的,在专精的领域,谁也别想动摇北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