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对外国企业在华独资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和开放措施作出回应

更新时间:2021-4-18 9:39:19 浏览次数:0

双轨制尚未落实,禁止销售燃料汽车的时间表仍在研究之中,到2020年,乙醇燃料汽车将得到全面推广,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了一枚又一枚炸弹。最近,彭博社(Bloomberg)关于中国新能源投资政策变化的报道引发了千波浪潮。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国计划最早在明年允许外国投资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一家全资拥有的电动汽车业务。该政策将涉及中国11个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包括上海、广东、福建和浙江。

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不受冲击,政府规定外国汽车企业必须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其中中国的股份不得少于50%。如果传言属实,就意味着在自由贸易区内,中国将取消对外国电动汽车企业先前持股比例的限制。

作为回应,9月21日,商务部对此作出了首次正式回应。同一天,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有关政府正在讨论允许外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立独资企业的传言,发言人回应说,他应该研究和出台政策和措施,尽快减少外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投资限制,并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对外开放。

他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的原则。在今年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行业指导目录中,明确放宽了对在中国生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外资合资企业数量的限制,以及对汽车动力电池的外商投资存量比率限制。下一步,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措施的第39号通知的要求,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的工作,尽快研究和颁布减少外商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投资限制的政策和措施,以不断促进这一领域的对外开放。

从商务部的官方态度来看,这些谣言并非毫无根据。

在中国对新能源的严格双管齐下的推动下,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外国汽车公司正在采取行动。去年,大众与江淮成立了新的能源汽车合资企业,今年,中泰福特、东风雷诺日产等新能源合资公司相继出台计划。外国品牌一旦同意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立独资新型电动汽车企业,就等于为外国企业品牌突破海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消息对特斯拉来说是最有利的,特斯拉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建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特斯拉也是唯一一家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外国电动汽车公司。2016年,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1000辆汽车,收入超过10亿美元,占特斯拉2016年全球收入的15%以上。

彭博社最新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特斯拉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约为9%,排在北汽新能源(BAIC New Energy)、比亚迪(BYD)和江铃之后的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特斯拉尚未进入中国的新能源补贴目录,必须对汽车征收25%的进口税。

事实上,面对税收成本,特斯拉曾多次公开表示,他正考虑投资在中国建设一家工厂。与此同时,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特斯拉在华建厂选址的消息。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很难在中国建立全资电动汽车公司。

随着型号3投入生产,特斯拉为自己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预计2018年全年将交付400000辆汽车,比2016年翻了五倍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希望争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制造商,因为毫无疑问,中国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方。

不仅特斯拉,而且全球汽车企业也纷纷奔向汽车电气化的道路,大众集团等汽车公司给出了电气化时间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激烈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