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战略调整 不放弃中华品牌 将推十多款新车

更新时间:2021-4-18 10:17:27 浏览次数:0

作为曾经的自在品牌汽车主力军之一,经历过高光时刻的华晨汽车,近年来在市场发展的变迁中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尤其是从去年以来,不管是经营资金、新产品投放,还是终端销量等各个方面,旗下的中华汽车都明显不足。华晨的这些表现和变化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密切关注,不少媒体甚至公开质疑:华晨还能坚持多久?中华品牌是否要倒闭?

面对这些负面声音,华晨汽车方面一直都略显大度的没有过多回应,而是清者自清般的让流言飞逝。不过在近日,华晨汽车终于罕见发声。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在接受汽扯扒谈等媒体采访时,对外界关注的巨额负债和企业发展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复,并表示华晨汽车做好中华品牌的初衷没有改变,重新出发的中华汽车明年开始会推出一系列新产品。

同时,华晨汽车集团在经过全盘梳理和调整后,会收缩战线、聚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一番雄心勃勃的规划显示:十四五到期后的2025年,华晨汽车集团整车销量将从去年的80万辆,提高到195万辆。除了继续做大做强华晨宝马、华晨雷诺和中华品牌之外,还会积极扩展华晨鑫源商用车和华晨新日电动车,并谋划进入轻卡市场。

01

战略聚焦 重点发展整车和零部件

最近几年,华晨汽车缺少了之前的大声量,基本上除了跟宝马的相关事情之外,很少主动向外发声。尤其是在新任董事长上任后,更是显得沉闷。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外界并没有因为华晨的低调就失去关注。

对华晨汽车集团来说,大家的批评和表扬都是对华晨的一种关爱和关注。 齐凯告诉汽扯扒谈,在新任董事长就任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华晨围绕管理结构、产品规划和企业运营进行了深刻调整。

以前我们是多元化战略,目前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是聚焦战略。据了解,在收缩战线后,华晨将聚焦主业,大力发展整车和零部件。其中整车业务主要是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家外资合资企业;和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华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华汽车。

按照规划,这些整车销量到2025年要实现195万辆的目标,其中包括110万辆乘用车和85万辆商用车。乘用车110万辆包括目前规划的华晨宝马65万辆、中华汽车30万辆、华晨新日15万辆。而商用车85万辆包括华晨鑫源60万辆、华晨雷诺15万辆、卡车和专用车10万辆。

零部件业务则分布在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两家上市公司。汽扯扒谈了解到,2019年华晨集团的零部件销售规模是86亿,其中给华晨宝马配套是60亿。未来到2025年,在把股权放给宝马之后的华晨,希望在零部件配套上有大幅进步,预计做到350亿的零部件整体业务。

02

组织架构调整 管理权降为三层

齐凯表示,为了管理好这些资产,华晨汽车对管理架构也进行了大幅调整。以前华晨集团最多的管理层是9级,规模庞大,现在整个企业的管理权压缩到了3级。 齐凯介绍说,目前集团是第一级,主要职责是管资本。在架构调整后只有100多人,进行战略和重大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大的管控业务。

二级企业是管资产和主要运营方向。共分为五大业务方向,分别是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与服务。具体有9个企业:包括涵盖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的华晨中国、和以中华汽车为主的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金杯车辆、绵阳华瑞、沈阳华晨专用车公司以及大连投资公司,此外就是主营零部件的金杯汽车和主业是汽车服务的申华控股、出行与服务的华晨商旅。

这9个二级企业负责管理下面庞大的三级企业,而三级企业按照职责是承担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在新的管理架构下,像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都变成为三级企业。汽扯扒谈获悉,跟大多数大型汽车集团一样,目前华晨集团控股和参股企业多达160多家,如今全按照管理权压缩到了这三级管理之中。

作为集团新闻发言人,并兼任华晨宝马董事和华晨雷诺董事,以及分管华晨鑫源和华晨新日的集团高层,在齐凯看来,新的组织架构提升了决策效率,同时实现权力下放,提高灵活性和积极性。

03

负债率为七成 成立银行债委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之前摊子铺得太大,而且除了华晨宝马这头利润奶牛之外,华晨能真正盈利的板块并不多,从而导致了华晨集团在资金链上捉襟见肘。近日,有关华晨千亿负债的信息引起了轩然大波,外界担心作为除一汽之外深处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华晨,会不会成为第一个倒下的大型汽车集团?对此,齐凯在采访中回应说,外界对于华晨集团巨额负债的理解并不全面。

短期我们确实是有一些流动性的问题,但这个金额是跟资产对等的,总的来算我们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左右,在行业里面是一个比较中等的资产负债率。齐凯表示,目前华晨集团的资产是1700多亿,负债为1200多亿,而且这个负债不单是包括金融的,还有经营型负债。

据悉,为了解决华晨负债和流动性资金的问题,日前沈阳市金融监管局和辽宁省银行协会牵头,与华晨集团组成了银行债委会,来帮助华晨集团共克时艰。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身为地方国企的华晨在沈阳市甚至辽宁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辽宁新任领导对华晨的发展非常关注,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跟华晨的深度合作。有媒体猜测,华晨有可能效仿奇瑞和长安,从外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齐凯对此表示,未来不排除各种形式的合作可能性,华晨甚至不会一味追求控股权。

齐凯认为除了资本和运营的合作之外,国内汽车企业之间更应该在产品开发和技术领域采用共同开发的方式,接下来,华晨集团会和其他汽车企业进行共同开发,尤其现在到了汽车的四化阶段,将要加大和科技企业的合作,取长补短。

04

不放弃中华品牌 将推十多款新车

由于资金链的问题,外界对于华晨旗下最核心的自主板块中华品牌的发展更是颇为关注。关于中华品牌,我们从创立之初就是要做民族品牌,这个初衷没有改变过。 在齐凯看来,合资是为了更好的自主,这是国家当初建立合资制度的初衷,也是各汽车企业的职责。

齐凯认为,虽然当下合资企业在不断挤占自主品牌的市场,但民族品牌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此,华晨不仅不会放弃中华,而且还会在战略和资金保障上给予重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集团的利润会投入到自主研发上。

汽扯扒谈了解到,目前中华汽车已经完全整合到华晨制造公司,为了打通业务链,华晨把之前各自独立的中华工厂、研究院、发动机公司和销售公司等,进行了统一整合。同时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宝马的资源,在技术、质量和营销方面进行借力。

齐凯告诉汽扯扒谈,虽然这两年中华汽车发展缓慢,但从明年开始,中华汽车将有会多款车型导入,进行加速发展。我们去年就把车辆已经准备了,但是没有上。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我们去年开发的产品,冬季实验没做上,进度往后拖延了。所以就调整了节奏,今年没有新产品投产,要到明年才投产。

据了解,从明年下半年开始,中华品牌将会集中推出新产品。届时,现有的中华V3、V6、V7车型都会在相应平台上做全新的产品开发。而在轿车方面,也在做升级换代。除了原有平台的车型之外,中华品牌的全新平台也在积极开发中,并且在每一个全新平台上会开发3到4款车。未来我们的车型会足够丰富,原有平台和新平台要推出10多款车型。 齐凯坚信,这些丰富产品将能很好的保障中华品牌,在2025年实现年销30万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