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大会各方共话出行未来 凌动智行成出行行业新生力量

更新时间:2021-11-18 22:47:52 浏览次数:0

持续近半个月的大雨,正式开启了属于北京雾蒙蒙闷热无比的三伏天。而这场大雨同时带来的还有北京未曾想过的焦虑——打车荒。原本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约车出行的人们在那几天特别烦,原本几分钟就能打到车的情景再也没有出现,每次出行都要等上很长时间。而这还不是最恼人的,更让乘客心烦的是以往较为顺畅的路程基本都会多堵上一半的时间。在车内只能不停地刷微信吐槽。如何解决打到车和让乘客在车内干什么的问题,成为网约车行业的两大难题。

更高期待,出行智能体验升级成新增长点

同样是以交通出行为核心的讨论,7月26日高德举办的2018“未来交通2035”峰会上,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通用汽车中国豪华车首席工程师马特温格、美国超级高铁公司Arrivo联合创始人Dr.Kunt Sauer、中国超级高铁研究专家张卫华博士、凌动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携程大交通事业部副总裁盛强等出行行业的全球顶尖企业和领导者共同出席。他们同时还带来了诸多关于出行的新进展,这其中有关于轨道交通的中美“超级高铁”首次对话,也有凌动智行关于未来出行私人空间体验的探讨,甚至包括未来交通工具的讨论也同样引人入胜。

相较于宏观层面出行未来的可能性,在北京大雨及打车荒这样的具体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用户对于出行认知的变化已经十分明显,出行不仅仅是连接了A点到B点的距离,还连接了工作、生活、娱乐、消费等诸多场景,北京一场大雨所切断的也不仅仅是眼前的路程。网约车如今已经基本成为用户日常的出行方式之一,用户对于出行的需求也变得不只是让出行更加方便那么简单。此外,现阶段的出行自A点到B点的时间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明显压缩,但通过对路程中效率的提升,服务体验的提升,用户“更高效”“更便捷”“更舒服”的出行体验却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高德地图在2018未来交通峰会上宣布的易行平台2.0升级,就是为了解决用户出行的全周期问题,这里面即包括原有的出行目的地、怎么去等问题,也包括了如何实现智慧出行的诸多可能。这其中除了过去涵盖的出行服务商外,还新增了文化旅游部、中国气象局、平安银行等信息合作伙伴,凌动智行、58速运、哈罗单车等出行合作伙伴,以及车企合作伙伴等。

新生力量,凌动品智出行进入主流出行生态

(图:凌动智行董事长史文勇作主题演讲)

而对于高德地图升级易行平台2.0所提出的愿景,出行行业的新生力量——凌动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在介绍凌动智行的品智出行生态时也提到,“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第三空间,移动的智能空间运用科技智能设计,将带给人们美好的品智出行体验”。

根据凌动智行的介绍,车是除家和办公室两大空间之的第三个“私人空间”,在移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用户则更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功能和服务,获得直观、自动化和个性化的移动体验,从而让出行更高效、更安全、体验更好。与此同时实现私人移动智能空间的硬件、软件、服务缺一不可,与之相对应的凌动智行通过订制智能汽车、独立自主研发的车内硬件和应用平台以及自雇司机自建运力提供品智出行服务,从“私人空间”的角度构建了用户的出行服务升级场景。

不谋而合的是,关于峰会上谈到的未来交通,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提出的三个对于未来交通的判断也与凌动智行所提出的品智出行愿景也基本吻合,“第一,移动出行多元化;第二,移动空间生活化;第三用户出行调度化”。这里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基本契合了私人空间场景、自建运力服务、系统参与出行服务等凌动智行提到的未来出行规划。而用户出行调度化想要实现的愿景则需要各出行服务商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例如高德高精度地图、市政交通红绿灯路口实时调整、车辆驾驶环境精准感知、车辆姿态等更多信息的加入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凌动又能够结合高德的用户出行调度化能力,更好的完成移动空间生活化的演进。

在高德的“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方案中,高德预计可以让合作城市的拥堵下降10%-20%。而高德对于未来出行的更大愿景——一站式全域出行服务平台——的最终落地,则一定不能缺少出行服务商、信息合作伙伴、出行合作伙伴、车企合作伙伴等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在增加运力的同时,凌动智行正努力解决乘客在拥堵过程中怎么样打发无聊的时间。无论是娱乐、游戏、商务办公、视频会议,这些场景中的智能化服务,让乘客能够将拥堵的烦闷转化为愉悦的享受。首次参与国内出行行业主流生态的凌动智行与其说是出行行业的新生力量,不如说他们所提出的品智出行服务在未来智慧出行中将拥有举足轻重的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