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集团与华域汽车同时发布公告,上汽拟将用上海汇众的全部股权参与华域汽车的非公开股票发行,进一步强化华域汽车的股权。与此同时,长安福特北上收购哈飞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正进行相关资产的收购和交割手续。
今年以来,在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车企兼并重组风潮再起。然而,兼并重组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变数的道路,置身于并购大潮中的中国车企怎样闯出的兼并重组也带来弊端,效果并不理想。以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哈飞汽车为例,初期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在国内微车市场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但在政府主导下归入长安集团后,丧失了自主发展权,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而长安收购哈飞和昌河之后,为两家企业输血几十亿元,不但没有扭转哈飞、昌河连年亏损的局面,自身的经营状况也被拖累,双方都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调整心态
综合来看,中国车企的一些兼并重组失败经历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心态造成的过于盲目,导致缺乏明确的整体战略规划;过于激进,导致缺乏对被收购企业潜在风险及并购后整合挑战的认识;过于自信,导致缺乏前瞻性的资源储备;过于安心,导致缺乏对收购后所需追加投资的考虑。
另外,盲目的兼并重组、强行撮合只能带来交易双方貌合神离。在专业人士看来,政府主导的拉郎配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是否应该兼并重组以及如何兼并重组应更多地交给企业自身和市场来抉择。
此外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在中国整车企业实力不是很强的背景下,通过兼并重组实现1+12,以巨无霸般的规模占领市场、夺取话语权的做法并非都能灵验,而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是,如果企业自身实力不济,盲目扩张还会致使企业陷入困境,使其忽视核心环节的优化升级。
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车企,在开启并购模式的那一刻开始,要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买卖本身的获利,而是要想尽办法尽快实现合作共赢。此外,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在兼并重组时遭遇了一些来自政策法规层面的瓶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并购重组是一条汽车企业打破瓶颈的捷径。当前中国车企最需要的是调整心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长远规划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展兼并和重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