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车坛人事变动 高管集中大换防

更新时间:2021-11-19 0:08:19 浏览次数:0

  在汽车圈里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旺年卖车,淡年换人。可见,对于汽车职业经理人来说,尤其是身在销售的老总们,离职、变动早已司空见惯。

  实际上,自2011年车市微增长起,车企就开始进入频繁更换高管通道,而且规模一年更甚一年。而今年以来,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以及反腐调查的深入,车坛高管大换防也成了一大亮点。仅在12月上旬,短短十多天内,包括吉利、北汽、大众中国、特斯拉和长安等多家企业均确认高管离职的消息。

  12月2日,吉利集团确认,孙晓东辞去吉利控股集团品牌、战略和产品规划副总裁职务,拉开了汽车高管年底辞职潮的序幕。就在孙晓东确认离职的第三天,12月4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宣布,由北汽股份副总裁王璋接替高卫民越野车研究院院长一职;随后,12月10日,大众中国公关部大众品牌总监马静华女士通过微博宣布离开大众中国,但并未表明离职原因;12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碧瑄宣布离职,这是特斯拉进入中国不到两年,更换的第二位中国区负责人;12月13日,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发布公告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公司董事邹文超先生因工作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而据较早前媒体报道,邹文超将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任总裁助理,主管民品工作,这意味着邹文超将彻底离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其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有近30家车企、超过40位高管进行了人事调整。以下就让小编来和大家盘点下本年度最受关注的高管人事变动情况吧!

  1,孙晓东

  12月2日,吉利集团确认,孙晓东辞去吉利控股集团品牌、战略和产品规划副总裁职务。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表示,孙晓东因个人原因离开吉利,但并未透露孙晓东可能的去向。

  实际上,早在10月22日,吉利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孙晓东将不再担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仅保留其在集团内的副总裁职务,其销售业务将由林杰接替。当时业界就曾传出孙晓东即将离职的消息。

  对于孙晓东的出走,业界普遍认为这与吉利汽车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有很大的关系。据吉利汽车10月销量报告显示,2014年10月完成销量4.43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1%。同时,汽车出口更是下滑严重,仅出口3957辆,同比下滑72%。

  12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孙晓东确认将加入奇瑞汽车销售公司,主管奇瑞的销售和分网工作,同时兼管观致汽车业务。现任奇瑞汽车销售总经理的黄华琼也将向孙晓东汇报工作,这也意味着孙晓东这份新工作的重心并不仅限于提振观致销量,同时还将承担起奇瑞的品牌与销售工作。现年48岁的孙晓东,从他履历来看其销售经验丰富,或许奇瑞、观致在孙晓东接棒后,在销量上能有出色的表现。

  2,邹文超

  12月17日,中国长安官网正式对外公布,张宝林将接替邹文超,担任中国长安总裁一职,长安汽车前党委书记朱华荣则将接替他任职长安汽车总裁的职务。而在该消息正式公布的四天前,媒体已经开始在网络上爆炒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邹文超离职的消息。据悉,邹文超将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任总裁助理,主管民品业务。

  自2011年7月4日出任中国长安总裁算起,邹文超在过去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见证了中国长安的发展迅速,也为自己的职业里程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据了解,邹文超自从1985年8月参加工作后,历任原江陵厂22车间副主任、第二科研所副所长、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汽车局规划处副处长、长安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长安设计院院长、长安汽车公司副总裁兼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等职务。在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任职期间,向来低调的邹文超开始被外界所熟悉。作为从2001年4月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前身)成立后的首任中方执行副总裁,任职长达9年的邹文超以处事果断的形象示人。

  3,吴碧瑄

  12月12日,特斯拉中国方面证实,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碧瑄即将离职,曾担任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朱晓彤将接管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工作。至于吴碧瑄的去向,目前尚不得而知。

  据了解,吴碧瑄曾任苹果公司大中华区教育及企业总经理,于去年12月正式加入特斯拉并担任集团副总裁,同时也兼管在华业务。在今年4月1日原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在其微博上宣布因个人原因离开特斯拉后,吴碧瑄正式开始全面接管特斯拉在华业务。

  从正式履职的4月日期,在任职不足9个月里,吴碧瑄处理过中国客户维权纠纷、充电桩合作建设等事务。今年4月,中国投诉特斯拉违背承诺,没有履行交车义务,涉嫌对消费者欺诈。后续又面临充电桩、上牌、地方保护等一列难题。目前难题仍在解决中时,吴碧瑄却突然离职。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一年内两度换帅的原因,很可能是郑顺景和吴碧瑄均未达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期待所致。特斯拉今年预计销量大为3.5万辆,其中中国区约为3500辆。

  4,柳燕

  今年8月11日,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宣布,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柳燕自9月1日起升任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并继续向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付强汇报工作。

  柳燕于2012年加入沃尔沃汽车,两年来带领销售市场团队圆满完成了沃尔沃中国成长战略中的阶段性销售目标,让沃尔沃这个以人为尊的北欧品牌在第二本土市场获得销售和品牌影响力的双突破。对于柳燕的升任,其顶头上司付强曾表示:对柳燕女士的新任命也是沃尔沃汽车对中国区销售团队工作的认可,我们有信心在清晰的战略、坚实的团队和经销商伙伴支持下再接再厉,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北欧豪华体验。

  事实上,在柳燕加盟沃尔沃的这两年来,业绩也是有目共睹。2013年沃尔沃汽车中国市场实现销售同比增长45.6%,而据沃尔沃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1月沃尔沃累计在华销售了72,760辆汽车,去年同期54,461辆,同比劲增33.6%。作为销售公司一把手,柳燕自然是功不可没。

  5,孙洁

  今年1月初,保时捷方面便传出多项人事变动,而于2004年加盟保时捷中国的公关总监孙洁亦选择离职。孙洁作为保时捷中国的老资历,服役长达10年之久。期间不但经历了保时捷爆发式的增长,同时也是近年来国内豪华车市场转冷的见证者之一。200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仅为300辆,到2010年,这一数字猛增到1.2万辆,短短6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增长了40倍。 然而,从2011年到2013年,随着高档车市场的整体降温,保时捷在华销量开始踩刹车,这三年在华销量增幅依次为64.6%、28%和不足20%。

  据了解,实际上2001年保时捷进入中国初期,孙洁就已在保时捷中国任职,期间一直负责传播、媒介工作,可以说保时捷在中国有现在的品牌影响力她功不可没。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孙洁的离职与保时捷中国一直以来推崇的封闭用人理念不无关系。

  今年2月7日,孙洁经过一个月的短暂休整之后,宣布正式加盟英国超级跑车迈凯轮中国,并出任亚太区市场与公关总监一职,主要负责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市场营销与公关工作。迈凯轮于2013年9月9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总部设立在上海。

  6,王燕

  今年2月13日,捷豹路虎方面率先向媒体透露,原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及媒体传播负责人王燕已离职,并即将跳槽至捷豹路虎。4月1日,王燕正式被任命为捷豹路虎中国执行副总裁,负责公共关系及企业传播工作,直接向捷豹路虎中国总裁高博(Mr. Bob Grace)汇报。

  王燕于2002年加入奔驰中国,同时也是奔驰在中国内地建立公司后的第一名员工。她曾任梅赛德斯-奔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戴姆勒东北亚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集团公关事务及媒体传播副总裁等职位,负责制定戴姆勒东北亚及奔驰中国在华公共关系战略,还负责统筹管理公司与行业、政府、公益组织,以及媒体等相关方面的关系。

  业界评论认为,中国已成为捷豹路虎全球最大市场。为继续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引入本土人才无疑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捷豹路虎来说,2014年是关键年。能否顺利国产并迅速打开中国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将决定它在未来豪华车市场的地位。而在奔驰服务长达12年之久的王燕阅历丰富,经验充足,亲身经历了奔驰多年来在华的渠道变革,她的相关经验会对捷豹路虎在中国推进其与合资公司的渠道整合带来很大帮助。

  7,官少卿

  在王燕履任捷豹路虎中国执行副总裁一个多月后,5月13日,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任命原高级公关经理官少卿为公关关系及媒体传播总监,同时兼任戴姆勒大中华区公关总监,空悬了两个多月的奔驰中国公关总监一职才总算有了接班人了。

  相比奥迪、宝马等品牌,近两年奔驰在华发展之路并不顺利。从2012年渠道改革开始先后对高层进行大调整,产品投放和品牌塑造方面更加注重本土化并大胆追求年轻时尚,可以说奔驰正在经历着从老奔驰变成新奔驰的脱胎换骨过程。

  作为原公关高级经理,官少卿也可被称作是老奔驰人,不过,对于正在处于转型时期的奔驰来说,在销量逐步上升的阶段如何以年轻、时尚、亲民的语言诠释奔驰品牌从而塑造全新的奔驰品牌形象,也将成为这位新任公关总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