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协法律“车主说了算”消费者护航者

更新时间:2021-11-19 0:26:54 浏览次数: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购买产品权益的而一部法律。在这部法律中增添了买车也能够退的新内容,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现在无论是买车还是买房都加入到了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具体的就跟着成都团车网小编来看看吧。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买车也有后悔权

产品质量不过关,如何顺畅退货?消费者维权举证难怎么办?网上购物出现问题如何退货?近期,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对众多消费者关注问题都有所规定,其中对汽车维权难、退货难等情况都有涉及。不过,很多人对消法修正案草案是否能有效处理汽车买卖纠纷等情况有所担忧。

买到事故车,举证难退货难?

[案例]赵先生去年3月份在一汽车4S店买车,在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下,花12万元的优惠价买了一辆性价比不错的未上牌的试乘试驾车。三个月后因磕碰办理保险索赔,他从保险公司获悉这辆车发生过重大事故,上过牌买过保险,还曾有过理赔。在多次与4S店要求退换车无果的情况下,赵先生一纸诉状将4S店告上了法庭。法院最后判定,4S店在向原告销售涉案汽车时,未能如实告知该汽车已向他人销售过并被退回的实际情况,致使原告误认为该车为未经销售的新车,并以新车的价格购买。存在欺诈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草案:经营者负责举证

草案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微型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

业内解读

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但在许多车主维权案例中,由于车主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举证问题往往成为车主维权中最难以逾越的一座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消费者自己想要维权,举证的门槛很高,成本也很高。而草案规定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向消费者倾斜。举证责任倒置同时也可以对汽车厂家的产品质量、4S店的服务质量有效加以约束。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厂家拒绝配合车主进行鉴定,或在车主寻求鉴定时设置重重障碍,导致车主最终因举证问题而维权搁浅的,占汽车投诉的10%左右。一些诸如重大事故、自燃等案例中,厂家消极对待的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

网购汽车?有七天反悔期

[案例]如今网上买汽车已经司空见惯,吉利、东风日产、SMART等新车都已经触网,通过网络手段促进汽车交易。去年12月,李先生在某电子商城看见某品牌汽车网络促销,遂购买了一辆7万元左右的新车,当去4S店提车时,他发现购买的车辆颜色和部分装饰件与网上看到的有所出入,希望退货。因是特殊大件物品,商城迟迟没有回音,厂家却期望通过与其协商换车来解决,并不同意退车。无独有而,小梅在网上为爱车购买了一套3D立体车内脚垫,买了后却发现不符合车的尺寸,同样遭遇商家以脚垫售出概不退货的难题。

草案:消费者可单方面解除购买合同

要求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网上商品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赋予网购消费者在适当期间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但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除外。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货物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价款。同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进行保护。

行业解读

汽车属于需要消费者实际体验后才能正确购买的大件贵价商品,网上购车的风险,买卖双方均需要承担。从汽车的使用特性来说,汽车并非属于不宜退货的商品类型,因此一旦网上购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能有效维权。

律师解读:

新消法是维权利刃

对于草案新规对消费者的偏袒,不少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了担忧:不附条件的退货规定和赔偿约束,是否会导致恶意退货,从而给经营者带来不利?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表示:这种规定本身体现了一种公平,经营者大可不必担忧。实践证明,汽车这种商品,恶意要求退换货的现象很少。举证倒置在汽车业界早已喊了好多年,即使是今年即将推行的《汽车三包》也未能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突破。如果这次消法修正案能够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对于车主来说,无疑会是一个新的维权利刃。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商品不满意有后悔权

陈郁

通过网络或是电视购买的东西,拿到手之后发现此货非彼货怎么办?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三十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

面对上述的表述,您千万别太惊讶,因为这可能成为日后新《消法》中的法定条款!

记者昨天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已经颁布了16年的《消法》已经正式进入二次修改程序,相应的最新修订稿,在明确标注原文和修订两大板块后,可以清晰看出,新《消法》今后的改革方向。

非现场购物增加后悔权

《消法》原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修订》第九条新增:对通过电话销售、邮售、上门销售等非固定场所的销售方式购买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三十日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但影响商品再次销售的除外。

●真实遭遇:

喜欢户外运动的王先生,看见网上标注的一顶户外帐篷,只卖到商场一半的价格时,便出价在网上购买了一顶。谁知道当货送到的时候,他才发现这顶帐篷和商场内的存在诸多不一样,虽然款式差不多,但是不少功能性的拉链没有,而且面料摸着也很差劲。王先生于是要求商家能够退货,多次沟通后,卖家最终拿出的解决方案让他付50元的邮费之后,才能办理退货手续。王先生说,这顶帐篷才花了100元,要是再付邮费的话,他觉得不划算,于是他就不再去追究了。

买房买车也受消法保护

《消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修订》第二条新增:本法所称的消费者,是指非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真实遭遇:

去年,王先生因购买了一辆事故整修后当新车出售的轿车,向法院起诉。法院适用《消法》判决经销公司双倍赔偿;而同在当地,也是在去年,一位消费者买到的是一辆开了两千余公里当新车销售的旧车,向法院起诉,法院却认为汽车属于奢侈品,不属于消法调整范围,对消费者双倍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修改解读:

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消费者?根据《消法》调整及适用的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什么是生活消费需要,没有明确界定。在实践中,是否适用《消法》,就全看法官认知的程度了。

新修订的《消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消费者的定义是指非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周晖指出,从该句话的表述来看,汽车、房屋等大宗商品,也将有望进入新《消法》的管辖范围之列。

成都团车网编辑总结:新消费者协议保护法的出台给消费者的购买增添了新的砝码。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不在畏首畏尾。这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也是体现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