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产销全球第一,让中国开始憧憬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蜕变;但现实的差距却远非想象般乐观,按照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的汽车强国的三个标志,我们现在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品牌,对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掌握尤为欠缺,自主创新能力更是亟待加强。怎么能又快又好地走上汽车强国之路,成为众多行业人士关注的热点。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在两会上针对建设汽车强国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曾庆洪表示,中国正处在一个能否真正迈向汽车强国的十字路口,要想实现突破式发展,自主创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和人才这两大难题。
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缺钱又缺人!
据曾庆洪提案介绍,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中跨国品牌以40%的投入,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攫取了超过70%的利润,尤其是中高级汽车市场基本被外资车企占据。另外,中国整车企业超过130家,但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销不足万辆。
核心技术缺乏是导致我国自主品牌面临困境的关键因素。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近20余年的曾庆洪一针见血。在曾庆洪看来,自主汽车品牌在产品制造、生产管理等方面勉强算成年人,但在研发、创新方面还处于婴儿期。由于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在技术创新、新车型开发上长期依赖合作方,中国汽车市场提供的巨大机会和商业利益,只是实现了合资合作的不断重复增长,没有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增强。
技术依赖性使自主品牌面临市场竞争时,一开始就处于先天不良的弱势,而要彻底摆脱这种依赖,自主创新是做强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曾庆洪在两会建言中指出,目前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推进自主创新始终面临无法逾越的瓶颈:一是资金,无论是产品自主研发的费用,还是生产能力建设、销售网络建设,都需要资金,越是发展快的企业,资金需求量越大;二是人才,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是制约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加速自主图强进程?政策扶持是关键!
凭借广本、广丰的成功合作,让广汽集团声名鹊起的曾庆洪认为,中国已经具备成为汽车强国的优越条件,但资金和人才始终是困扰自主品牌发展、阻碍自主创新的瓶颈。技术层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研发投入和人才积累的竞争!自主品牌要发展,除了自己要争气,要舍得在研发上大投入,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站出来,给自主品牌充当后盾,若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将会极大鼓舞自主品牌的士气,有利于率先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企业。为此,曾庆洪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对财力、物力和人才投入需求大。如果自主品牌要像外资、合资企业那样在产品开发方面投入巨资,这对于正在成长中、产销规模距离合资企业尚有很大差距的自主品牌来说,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而且,自主办企业,生存是首位,若没有政策倾斜,研发上也不敢太多投入。
因此曾庆洪提出,要加大对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增大税收政策扶持;通过制定产业、税收、金融、社会采购等政策,以多种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也只有这样,技术底子薄、品牌起点低的自主品牌企业才能集中财力,重点突破某些技术壁垒,实现更高效的资金转化,最终弯道超车。
其次,针对人才问题,曾庆洪特意提出政府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鼓励引进创新人才。会谈中,曾庆洪还举了韩国起亚的例子,号称欧洲最有才华三大设计师之一的彼得希瑞尔从大众集团加入起亚,马上令起亚车型有了突飞猛进的质的提升。为何我们不能通过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给予世界级优秀人才一些吸引力的空间和平台呢?如对从事自主研发及自主品牌的骨干和专家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保证优秀人才保留在自主研发的核心领域;采取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就业,并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等等。曾庆洪强调,只要把全世界优秀资源、人才集中起来,以中国人的智慧,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奇迹。这里边,政府政策就是最有力的推手。
此外,曾庆洪还提出要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性支持。如在政府采购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尽快落实《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等。若政府明确表态支持自主品牌,且以身作则去体验、感受自主品牌的产品,那无疑对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改变,扩大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的汽车工业之路注定荆棘密布,任重道远,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只要自主品牌企业能够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前途一定是辉煌的。自主创新强,则自主品牌强;自主品牌强,则中国汽车强;相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将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