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创始人 安德烈·雪铁龙

更新时间:2021-11-19 0:39:56 浏览次数:0

雪铁龙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A.Citroen)在法国巴黎出生。原籍荷兰,父亲是个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母亲是波兰人。1912年,安德列雪铁龙开始用人字形齿轮作为雪铁龙公司产品的商标。后来,雪铁龙曾组织过横穿非洲大陆和横越亚洲大陆的两次旅行,使雪铁龙汽车名声大振。

在灾难中成长

1878年2月5日,安德烈雪铁龙在法国巴黎出生。原籍荷兰,父亲是个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母亲是波兰人,家境富裕,家里有5个孩子,雪铁龙是最小的一个。他从小酷爱科学,沉溺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但这一切在雪铁龙6岁的时候结束了,父亲在外面做生意时,上当受骗,不仅所有的投资都血本无归,家里原有的积蓄也化为乌有了。父亲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自杀了。母亲不堪忍受这种打击,本来就多病的身子更虚弱了,不久就去世了。一瞬间,家破人亡。

依靠亲戚的救济,雪铁龙艰难地生活了下来,还考进了著名学府巴黎高等综合工科学院,他之所以选择工科,是想掌握一门可靠的技术,作为自己以后求职时的资本,潜意识里,他对商科充满了怀疑和不信,因为父亲就是因为经商失败而死去的。

那时,他对科技充满了崇拜和信任,他认定科技进步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他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一名工程师。

1900年,大学毕业的雪铁龙去波兰外婆家探亲度假,在旅途中,他偶然注意到一个装置上按人字形拼成的齿轮,这个小发现给了他灵感,从外婆家回来后,雪铁龙发明了人字形齿轮传动系统,即以双人字造型更简便地对传动装置进行切削的工艺,它比以传统造型进行切割的方法声音更轻、更省力。为此他获得专利。

1905年,雪铁龙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公司,专门生产自己的专利产品,因为人字型齿轮的平稳和效率,很快开始销往整个欧洲,但雪铁龙对此并不满足,他总觉得光生产齿轮是不够的,还应该继续向前进。

1908年,摩尔斯兄弟开办的电路电子信号设备厂濒临破产,雪铁龙决定接手这家企业。为了找出企业的弊端,他来到公司基层视察,凭借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决断力,他意识到公司最主要的障碍来自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于是雪铁龙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旧有的经营方式,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大有好转。

1912年对于雪铁龙而言,是关键的一年,他来到了美国,参观了亨利福特的汽车厂,这次参观给了他极大的震动,他明白了在齿轮之后,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就是生产汽车。他十分欣赏福特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把它第一次引入了法国,在自己的工厂里进行试验。

1913年,他把自己的公司定名为雪铁龙齿轮工厂,专门从事齿轮传动机的生产,同时开始生产汽车。他以齿轮上的齿形形状为象征,建立了工厂标志,并以此作为产品的商标。直到今天,人们只要看到这个标志,就会立刻联想到雪铁龙汽车公司。当时的雪铁龙齿轮工厂规模并不是很大,只雇佣了1名绘图员和10名工人,雪铁龙本人任厂长,同时身兼行政管理主任、技术员和推销员。

齿轮的生意已经声名在外了,不用担忧,让雪铁龙发愁的是汽车生产,他进行了几次尝试,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败了。正当他想继续干下去的时候,一战爆发了,他的汽车试验不得不停止下来。

汽车与军火的第一桶金

一战期间,36岁的安德烈雪铁龙应征入伍,他被任命为炮兵少尉,具体负责重组军队的邮政业务。当时,前线军官、士兵与后方家乡亲人的联络方式主要是书信邮件。战争中,家书抵万金,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建立起一条既快捷又准确的邮递线路,既能提高部队士兵的士气,也能安慰后方情绪,当长官为此事发愁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管理经验的雪铁龙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建议:在邮政上分设一定范围的邮政区并采用有色信封,这样以便与各邮区一一对应,从而更加方便、快捷,使军队的邮政工作大为改观。

初战告捷,雪铁龙又在寻觅新的机会。在别人看来,战争从来不意味着好事,但在雪铁龙看来,其中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当时,在前线,法军出现了炮弹短缺的局面。雪铁龙提出要建造一座日产2万发炮弹的工厂,这个建议很快获得了批准。

做事果断的雪铁龙只用了40多天时间就在巴黎著名的塞纳河畔建起了一座军火厂厂房。在这里,他的组织管理才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发挥。因为战时缺人,他不顾别人的反对,开始雇佣妇女干活,事实证明,女子并不输于男子,从开始试生产到正式生产的短短几个月中,炮弹日产量就由1万发上升到了5.5万发。

等到战争结束时,由于军火生意的成功,雪铁龙已经小有资本了,这使得他可以在之后的时间里专心生产汽车。他向众人夸下海口:以后要每天生产100辆汽车!要做法国的福特,但几乎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大家认为这个人简直是疯了。

但雪铁龙是认真的,他知道自己的经验不足,就高薪聘请了一位汽车高级工程师,同时因为战后人们的购买力还很低下,专门走低价路线。1919年5月28日,A型汽车诞生了,该型车发动机功率为13.2千瓦,最大速度为65公里/小时。百公里油耗为7.5升,采用电子打火、3档变速器。A型车面世后,很快就收到了1.6万张订单,成为当时法国乃至欧洲的汽车明星。这是雪铁龙汽车公司创建后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也是欧洲第一辆采用流水线方式生产的汽车,最初的流水线是以日产30辆车的速度生产,当年出车2810辆。

由于A型车油耗低,1920年在勒芒获得最佳经济性能奖,这一名声很快为雪铁龙带来好运,到1923年,其日产量已达200辆,到1924年,日产量则达300辆,雪铁龙成为了欧洲的成功汽车厂家之一。1924年7月28日雪铁龙汽车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卖的不仅是汽车

雪铁龙不仅把美国的流水线带入了法国,他还在自己的公司内推行美国式的营销方法和售后服务措施。他还是最早懂得利用广告的商人之一。为了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他把营业额的2%拿来做广告。在这方面,他甚至比美国的同行做得更好。因为雪铁龙一直坚持认为:汽车厂卖的不只是汽车,还有无微不至的服务。

他开始在汽车买卖方式上下功夫,创立了一年保证期制度,建立分销网,罗列出零件目录及维修费用一览表,使所有销售点、维修点的费用得以统一。1922年,他大力推广分期付款售车方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司分期付款的机构,并在国外创办了不少汽车出租公司,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游览车服务网。

而在对公司和产品的宣传方面,雪铁龙更是用尽了办法,在那个时代,他可算得上是个创意天才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所有公路上的交通标志都已损坏。雪铁龙决定以公司的名义向法国政府提供各式路标并设立在全法国的公路上,不仅帮助政府解决了交通管理上的难题,这些路标还成了雪铁龙公司的宣传广告。

1922年,在第7届法国巴黎汽车展开幕式上,一架飞机在展览会上空拖出一条长达5公里的烟雾字幕CITROEN(当时距离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成功刚刚9年,飞机还是个稀奇事物,雪铁龙就想出了这样空前壮观的营销宣传活动,实在令人惊叹。此外,雪铁龙公司还在艾菲尔铁塔上挂起了高达30米的巨型灯箱广告CITROEN。在夜晚的巴黎,CITROEN大字显得格外明亮醒目,人们只要看到高大的艾菲尔铁塔,便记住了雪铁龙公司的名字。此举后来被视为世界广告宣传史上的成功典范。

1923年,他发起了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大型车赛;1924年又组织了贯穿全非洲的黑色之旅赛车活动;1927年,美国人林白驾机穿越北大西洋成功,他竭力说服这位飞行英雄去自己的工厂接受工人们的祝贺,结果第二天的报纸就登了这样的文章林白访问雪铁龙。

自1928年起,雪铁龙每月月末在法国100家大报刊登大幅广告;1931年他在法国巴黎开办了当时全球最大(长400米)的汽车商场,除了经销汽车外,也在场内放映电影和开办音乐会。同时,雪铁龙又发起了黄色征服,继贯穿非洲的黑色之旅,他又让自己的新车深入亚洲,雪铁龙车队从贝鲁特出发,跨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北京,历时13个月,行驶3万千米,考验汽车面对各种恶劣路况的能力,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汽车拓展了极致的可能。

徒留遗恨在人间

雪铁龙把汽车当作了自己的全部,他在生活上并不追求豪奢,只是不断地投资于工厂和开发新车型,追求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他甚至声称只要主意好,代价不重要。

浮式发动机、前轮驱动等技术刚刚问世,雪铁龙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用到自己的车上,1925年,雪铁龙毅然决定停止木材车身的生产,改用先进的全钢车身,生产出法国第一辆全钢质汽车。30年代雪铁龙不惜巨资研制生产出了集前轮驱动、底盘车身一体化、液力制动三项尖端技术于一身的T型车Traction Avant。该车几乎包括了现代汽车业的设计奇迹,也是当时最重大和最成功的汽车产品。

1934年4月18日,雪铁龙向新闻界展示这辆车时,全世界都感到惊奇。第二天的法国报纸这样报道:它是这么新,这么大胆,这么有创意,这么与众不同。称其为轰动性再恰当不过了。

可是虽然主意好,代价却是非常巨大的。求新求变所需要的经费是高昂的。虽然这种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强盗车的前轮驱动车给雪铁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和利润,但在当时却是一场灾难。

首先,它的周期过长,接下来的产品不能如期推出,再加上匆匆投产后又存在着许多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销路受阻,雪铁龙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危机。可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向银行借贷过多次,为了自己的新试验,银行这次不愿意再冒险了。

没有银行的贷款,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病了几个月的雪铁龙再也没有办法说服别人相信自己描绘的美好前景。1934年12月21日,他不得不宣布破产。银行在幕后操纵着一切。1935年1月,雪铁龙的股份被转让给米其林轮胎公司,他彻底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半年后,也就是1935年7月3日,奋斗一生的雪铁龙永远地安息了。

在他死后的两天时间里,数不清的工人、经销商甚至普通顾客,纷纷涌进雪铁龙公司向他行礼致哀,法国政府也给他颁发了一枚二级荣誉勋章。虽然他离去了,但直到今天,雪铁龙品牌依然是最好的品牌之一。他的前轮驱动设计方案也没过时,或许对雪铁龙而言,他不是最好的企业家,但却是最好的创新家、改革家,他用自己的一生做了汽车事业前进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