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已经到来?恐怕你是误解了什么

更新时间:2020-4-4 13:49:40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前几日赛迪研究院公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展望》指出中国AI现状的一个问题: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

如果翻译成更好理解的话就是,现在中国企业喜欢把现阶段没什么太大用途的低级AI,或者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称之为AI的东西,作为销售噱头卖给消费者。

三贱客曾经在《Top Gear》里吐槽:涡轮增压刚火的那几年,连买的眼镜上都印着TURBO。

比如这是一张经常出现在各种汽车发布会上的PPT。如图所示,该AI解决方案的五大功能分别是智能语音、AI找桩、实时导航、社交出行和QQ音乐。

汽车品牌不同,但是所述功能都大抵如此。

对于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10年的中国消费市场来说,大概没有几个消费者会认为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AI。

如果你在2011年就买了水货iPhone 4s,大概就能体验到这些功能了。

或者在某宝搜索汽车品牌名称+中控大屏,你可以把任何一台车花不到3000元的成本改成如PPT所示的功能。

其实从资本或者营销的角度来说,上一个汽车销售行业追的热点是双离合,上上一个追的热点是涡轮增压。只不过现在轮到了AI。尤其是急于干掉合资品牌的中国自主车企。

中国从数据上看,确实是唯一能和美国在AI研发上抗衡的。

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发布AI论文最多的地区是欧洲(28%)、中国(25%)和美国(17%)。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则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专利申请量分别为:99264件、48870件、31158件。

截至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共监测到4998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2039家位列全球第一,其次是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1040家,其后依次是英国392家、加拿大287家、印度152家。除此之外以色列、法国和德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也超过了100家。

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有412家企业。其次是旧金山和伦敦,分则有289家和275家人工智能企业。

当然,中国资本也在热追AI。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额占全球总量的35%左右。其中,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驾驶三大领域投融资额占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总量的 60% 以上。

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根据之前专家们的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带来超过 1000 亿元的增长。

但是这1000亿元有多少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这种AI呢?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像阿尔法狗那样能在某一领域让大众惊艳的理论性AI作品出现。

美国除了已经人尽皆知的谷歌阿尔法狗。马斯克创立的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用5个神经网络组成了一只OpenAI Five战队,已经在5v5团队对战游戏《DOTA 2》中击败了人类业余玩家队伍。

当然,最后在DOTA2的TI8比赛上被职业大神虐了,但是最近升级后的OpenAI又准备卷土重来了。

这次事件是被比尔盖茨称为里程碑,因为阿尔法狗是单兵作战的胜利。而OpenAI Five展现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

或者你可以有更大的幻想空间:一只各怀绝技又绝对听从指挥的军队。这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归根结底,美国还处于AI的理论研究阶段呢,我国就已经满大街应用所谓AI了,这赶英超美的速度也有一些过分了。

人工智能概念虽然当前火热,但中国大部分企业对产业发展理解不透、思考不足,急于兑现人工智能的近期商业价值。

而且在AI研发之中,一个可以引发技术爆炸的变数出现了。就是在2019CES上,IBM发布了一款据称可商用的量子计算机的模型。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态的叠加等性质,可以实现计算能力的飞跃。如果美国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商用之后,那么对AI的发展是呈几何倍数的增益。

马云在1996年向媒体展示互联网力量的时候,当着媒体面用了三个半小时下载完一张图片,跟媒体说:你看互联网是存在的,可以应用的。

目前人类最尖端AI的能力大概就相当于还处在这个阶段上。

到目前为止,在AI实际应用这个领域上,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AI时代还远远没有达到已经到来那个阶段,现在我家的扫地机器人还经常钻沙发底下不出来呢。

现在最好用的AI大概也就是那个时灵时不灵的面部识别了。

可以期待AI,但是不用因为AI为汽车买单,毕竟为理想买单那都是股民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