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7月1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它也成为2017年汽车行业流通领域传递出的首枚政策信号弹。

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官方解释,《办法》实施的目的是建立非品牌授权通道;倡导多业态经营模式,允许非法人机构经营、鼓励连锁经营等。在外界看来,新政策名称中取消品牌二字,就意味着经销商可以同时经营多个品牌产品,以往4S店单一模式将被打破,解绑销售和售后维修,二级经销商的合法地位提升。与此同时,汽车超市、卖场、电商等多种销售方式将被鼓励。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家在乎的更多是车价是否会降低,售后是不是更完善。即将颁布的新政对消费者和汽车流通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是否孕育着新一轮商机?带着这些疑问,汽扯扒谈日前走访北京多家4s店,在新政实施前夕,对经销渠道情况作了一番了解。

对消费者:一大利好

从《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政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允许授权和非授权模式。北京朝阳区从事汽车经销行业的张峰目前经营一家二手车车行,在此之前他经营过两家不同品牌的4S店,消费者以后买车,价格更低了。张峰解释,汽车厂商对于4S店资质要求严格,店面装修、试驾车辆、市场推广调查等,这些成本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消费者承担了。

事实上,从2005年老《办法》推出,到2008年因导致整车厂与经销商矛盾频发被传出修订,到2016征求意见稿发布,再到2017年新政实施,这12年间,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的催化下,市场已经发生裂变和多样化。

听到这消息其实挺高兴,正打算着手买车。朝阳区从事教师工作的郝女士持乐观态度。新政出台了,以后4S店的产品捆绑、一条龙服务都不再成为强制,社会上一些汽车修理商可与品牌4S店在售后和价格上相竞争,反而能形成良性竞争。

  • 1
  • 2
  • 3
  • 下一页
  • 1/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