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奇瑞汽车董事长 尹同跃

更新时间:2021-11-19 0:10:11 浏览次数:0

奇瑞汽车董事长 尹同跃

  2014年对于许多自主品牌来说是乌云密布的一年,自主市场份额遭遇十二连降成为了无数报道的标题。

  但是对于尹同跃来说,这一年的奇瑞却让他也让中国自主品牌看到了曙光。

  对于奇瑞来说,2014年是收获的一年。

  作为少数实现了销量逆势上扬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奇瑞10月份月销量达到37074辆,同比增长7.5%。其中国内销售同比大幅增长37.4%,并实现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

  2014年奇瑞的盈利状况有了实打实的改善,单车平均售价以几万元的幅度提升,奇瑞品牌的溢价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销售额和销量的比例合理性也在完善。

  而在尹同跃看来,最重要的是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后,员工和经销商又重拾了向上的信心,士气明显高涨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几年来一直神经紧绷的尹同跃,终于能够在面对记者时舒心地笑了。自从四年前开始战略转型,回归一个奇瑞开始,尹同跃顶着巨大的压力,每日甚至需要靠安眠药入睡。

  这压力来自市场表现,来自奇瑞的员工,来自政府,也来自他自身的使命感。我们一直有一个使命,或者说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打造世界级的中国汽车品牌。

  于是,从四年前开始,奇瑞决心回到原点造车,即按照国际汽车行业的规律,按照国际的流程体系正向研发。四年之后的今天,尹同跃肯定的说,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日韩车的水平,包括质量、价格,接下来,我们要接近欧美车的状态。

  比肩欧美只是一个目标,当然在尹同跃看来,与国外品牌相比奇瑞从需求特性上、品质要求上以及价格接受度上更贴近中国消费者。

  我们山东的一个经销商告诉我,当地一个消费者购买了奇瑞的汽车以后感觉特别物有所值,售后服务也非常细心周到,用车成本低得自己也没有想到,所以他就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奇瑞汽车,并且真的有20多位朋友在他的建议下购买了奇瑞汽车。这件事让我很受触动,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户的感情也是忠诚的。

  在他看来,客户的回报才是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才是中国汽车能够走向世界的信心保证。这也让我愈加坚信奇瑞的战略转型是正确的。我相信这样走下去,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谈回到整个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现状,尹同跃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阻碍自主品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

  我们推出的产品的品质与同级合资品牌产品的品质相比,已不遑多让。目前,我们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是消费者对我们产品品质体验的积累还不够,而这种积累就是品牌,就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距离。

  在打造品牌上,2014年奇瑞进行了许多创新的尝试,从国内16座城市开展的艾瑞泽挑战吉尼斯巡演活动,到全国8大城市举办的奇瑞车主全国巡回演唱会,再到全国范围内举办的羽毛球挑战赛,以及赞助央视大型明星互动魔术竞技真人秀节目《大魔术师》等等。

  销量的持续攀升充分证明了奇瑞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的正确性。

  回首2014,尹同跃说自己没有什么遗憾,奇瑞目前的一切进展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甚至超出预期。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们在探索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承受了很多、很大的压力,好在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

  记者感言:三个月的止跌回升,并不足以令遭遇了份额十二连降的自主品牌恢复元气,但我们愿意将这种回升解读为新的希望,正如尹同跃所感受到的那样。这种希望,不仅来自市场和消费者,更来自企业内部。经历了甲子轮回的自主品牌,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