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内外变革 “三包”或于明年3月出台

更新时间:2021-11-19 0:31:55 浏览次数:0

日前,记者从相关政府机构及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被拖延了十年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或将于明年3月中旬出台。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此前汽车三包已下发至企业,征求意见,目前内容已无原则性改动,仅增加了些细则内容。

企业先行试水三包

今年1月份,国家质检总局最后一次向社会针对汽车三包征求意见,并于2月初结束。此次征求意见较去年9月份有了一定改动。例如,后一版中明确指出,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两年或者行驶里程五万公里。而之前的规定是四万公里。

另外,后一版明确提出,家用汽车产品自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安全质量问题可以退货,之前的规定是30日。

此外,对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纠纷后如何解决,后一版中提出了一个渠道,即国家质检总局可以组织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专家库;经争议双方同意,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机构可以选择专家参与调解工作。

对此,已有汽车厂家开始承认类似汽车三包的业务,如北汽在今年6月份就对外公布了其三包实施细则,规定车辆如果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定义范围内的20项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之一的,消费者可以在售出后两个月内或者3000公里之内选择退车、换车或者修理;东风日产也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发布,NISSAN品牌和启辰品牌新车,因车辆本身原因出现特定范围内的品质问题,自发票开具日7天内包换。

而有业内专家认为,此前国务院通过的,并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对汽车三包出台有着推进作用。汽车召回是汽车三包服务的前提,目前汽车召回已有法可依,汽车三包面临的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问题或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

国内汽车行业的不规范不仅仅体现在服务方面,在研发方面也存在发展桎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近期调查显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

对此中汽协专家向《证券日报》介绍,由于我国汽车核心零部件政策并未对外资有所限制,因此零部件技术成为制约自主品牌成长的瓶颈。据统计,仅汽车变速器一项,我国每年进口就在千亿元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但据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去年自动变速器应用已占五成以上,且大部分合资企业产品均开始采用6AT,即便是大众,也因此前的DSG事件,在新款的车型中采用6AT。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宏生对《证券日报》表示,目前6AT主要用于中高级车中,产品利润也是相对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