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来,关于自主汽车发展现状的争论很多。一方面,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的下滑,让自主品牌忧思录在业界盛行;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在研发、新车和与外资合作中的种种表现,又让人看到自主品牌旺盛的生命力和向上突破的决心。
自主品牌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在发布3月销售数据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不同品牌的表现分化加大,总体看来,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汽车产销量涨跌互现,冰火两重天状况愈演愈烈。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量方面,自主品牌都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这种调整,或将持续到2013年左右,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161.8万辆,同比下降8.1%。在市场份额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42.9%,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在去年同期,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高达48.2%。受销量下滑的影响,一季度自主品牌的经营状况也令人堪忧。近日,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因销量下降及采取的降价促销措施,公司预计一季将亏损800万~1500万元。这是在A股市场上,首家一季报业绩预亏的汽车公司。
这确实是个让人沮丧的数据。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的销量和占有率就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数业内人士对于自主品牌的前景并不看好,一位汽车杂志的主编认为,对自主品牌过于乐观,就是害了他们。董扬认为,自主品牌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研发费用、人才积累以及技术等诸多方面,企业都还没有开始研究。在品牌建立和发展上,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如果撇开销量不谈,自主品牌近期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亮点。首先,是新车型的厚积薄发。无论是3月上市的长安逸动,还是上汽刚刚上市的荣威950和MG5,还是一汽即将发布的红旗和欧朗,再加上吉利的GC7、CX7,比亚迪G6等,自主品牌的不少新产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少车型甚至可以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一决高低。
必须看到,这些新产品的背后,是自主品牌车企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回归产品品质的结果。前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萝卜快了不洗泥,品质问题被掩盖了起来。从去年开始,市场增速放缓,自主品牌的困难处境开始凸显。某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车企都已经意识到,品质是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即便面临短期销量下滑的风险,也要进行战略转型,从提高产品品质入手,对每一款新车型进行严格把关。
除了在新车型的质量和品质方面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外,自主品牌在对外合作方面也更加多样化。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有人传为佳话,有人忧心忡忡。两年的时间证明,不仅吉利在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技术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沃尔沃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在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上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和活力。
吉利沃尔沃的成功,就像好莱坞故事般励志,成为很多品牌借鉴和效仿的模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宝马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甚至预言,所有品牌的第一大市场都会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捷豹路虎、斯巴鲁等在内的还没有在中国实现国产的品牌也纷纷希望落户中国。
3月21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与捷豹路虎CEO施韦德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计划建立合资公司。按照计划,第一辆有奇瑞血统的路虎将在2014年7月下线。奇瑞路虎公司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将设于上海,生产基地则在离上海较近的常熟市。一周之后的3月30日,比亚迪和戴姆勒在双方合作关系推进两年后,在深圳发布了比亚迪戴姆勒中国电动汽车品牌DENZA,中文名为腾势,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在北京车展上亮相。
有人将此称之为新合资时代。因为在这些合资合作中,中方不再仅仅是市场的提供方,而变成技术的合作方,中方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不再满足于以往的低端市场,开始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探索。但此前奇瑞在瑞麒、威麟上的失败,让自主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有了更多的考量,有的也在新的发展路径上苦苦探索,但不管怎样,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我们能够看到自主品牌在高端战略上的突破。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前纯粹冲销量相比,自主品牌对于未来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尽管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正是这样的困难,让自主品牌有了化蛹为蝶的勇气和机会。
可以说,在过去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里,汽车企业恣意生长,重量而不重质,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1.0的发展阶段。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整个汽车市场,都面临着升级的诉求。而自主品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开始了从1.0时代向2.0的转型和升级。据统计,在今年北京车展的120款全球首发新车中,自主品牌的首发新车达到了84款,不仅在数量上创历届之最,而且多数已经不再是样子货,而是实实在在有竞争力的车型。
2012北京车展将展现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的新突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