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王凤英:完善新能源法律法规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更新时间:2021-4-18 9:42:39 浏览次数:0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城汽车主席王凤英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提出了完善新能源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这是王凤英代表连续两年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建议,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今年,王凤英代表主要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法规和政策层面,要求建立一个公平竞争、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理顺新能源汽车整个生态链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进步,累计产销量超过100万辆,2016、2017年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也基本建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但是,还有一些因素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在当地的政策环境中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产业下一步发展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亟待改善和改进。

王凤英代表认为,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利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方保护依然存在,建立地方目录或设置高于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设置障碍,阻碍外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当地等,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不能发挥,产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第二,地方政府在购车现金补贴方面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政策的不连续性和不完善性影响了企业的终端管理决策,扭曲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三,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辆的方便程度仍有待改善。不同的收费营办商仍然各自存在,而用户难以自行兴建充电桩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王凤英代表呼吁中国建立公平竞争、规范的市场环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向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关键时期,理顺新能源汽车整个生态链的发展环境。对于反复出现的地方保护等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督和问责;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转变行政思维,简化政府和权力下放,调整政策重点。

王凤英代表特别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认真贯彻国务院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总办公室等文件的有关精神,查处地方政府建立的不合理的地方准入制度和备案制度,努力建立统一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使中国汽车企业抓住发展的窗口,进一步增强实力。

二是研究调整汽车产业税收结构,逐步完善汽车使用和保留税,降低产销税,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的保护方式。

第三,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在购车环节不提供现金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将购车补贴改为汽车使用补贴,如电力补贴、公路收费补贴等,并直接向用户支付补贴。

第四,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改造装料桩布置造成的老旧住宅容量不足和工程改造费用,消除充电桩进入居民区的障碍,方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和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五,地方政府要转变管理思想,改变用户的选择,帮助用户做出选择。为了进一步简化管理和权力下放,政府管理的重点将转向活动前后的事件,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