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与昌河汽车和平分手 全面退出中国进行时?

更新时间:2020-4-4 13:45:54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在今年4月底,有媒体人曝出最近将有一家合资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而网上则将矛头直指近些年来在华发展并不太顺利的长安铃木。不过很快,长安铃木官方便发布声明否认了此事。

尽管如此,之后有关铃木退出中国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在端午假期前,这场退市风波终于落下一记实锤,不过主角并非长安铃木,而是同父异母的好兄弟昌河铃木。

6月15日,昌河汽车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昌河铃木经过股东各方有好协商,铃木汽车将所持有的所有昌河铃木股权转让给昌河汽车,并经征服主管部门批准,已于2018年5月30日完成了股权以及公司名称的登记变更手续。

经过股权转让之后,昌河汽车将持有原昌河铃木的100%股权。而此次与昌河分手,似乎也预示着铃木汽车正式迈出了退出中国市场的第一步。关于此事的细节,汽扯扒谈随即也采访了两名昌河汽车的内部员工,不过二人均表示对此尚不了解。

昌河铃木解体并不让人意外

此次变动之后,昌河铃木成为了昌河汽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实对于这次铃木与昌河的解体看似事发突然,实则却是形势使然,而决定事态最终走到这一步的,还是市场需求所致。

近些年,昌河铃木的销量可谓惨淡。根据数据显示,昌河铃木2018年第一季度销量仅为4000辆,环比大幅下降58%。而进入4月份,昌河铃木整体依旧保持下滑趋势,月销也仅为1301辆,环比下降10%。

其实早在1995便成立的昌河铃木也曾有过辉煌的年代,但在过去的23年时间里,仅靠老将北斗星系列和利亚纳A6苦苦支撑的昌河铃木已经逐渐跟不上快节奏的市场化竞争。如今,在微车领域,除了神车五菱宏光依旧势头不减之外,其余车型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而就在前不久,欧尚汽车正式宣布主动退出传统面包车市场,并以更高品质的MPV车型对原有市场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冲击。可见,未来微车市场的竞争将会变得更为激烈。

而回过头来再看销量走低、产品老旧的昌河铃木,确实已难以招架。再加上现在铃木汽车现在也是自身难保,撤资似乎已是必然选择。

昌河汽车未来应如何求变

其实,从昌河铃木的萎靡也可以映射出昌河汽车在近些年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自2014年出现短暂爆发后,昌河汽车便开始陷入发展瓶颈期,销量更是每况愈下。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昌河汽车整体销量仅为9183辆,环比下降42%,而包括昌河M50、昌河Q35等主销车型销量也均出现明显下滑。

有人认为,铃木的撤资对昌河汽车可谓是雪上加霜,但汽扯扒谈认为这并不会为昌河汽车带去太大影响。早已名存实亡的昌河铃木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都是鸡肋,如今选择分手,反而可以让昌河汽车更专心考虑如何提升自身销量,同时也能够促使北汽对于昌河的转型调整进入新的阶段。

在今年第一季度中,昌河汽车分别对轿车于SUV市场做出最新布局,推出昌河A6与昌河Q7两款新车,虽然在造型上有些争议,但就产品实力而言,这两款车还是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

与此同时,昌河汽车目前拥有景德镇、九江两大生产基地,具备年产32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综合产能。而景德镇市洪源工厂发动机项目也将于7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8年9月竣工。新生产线建成后,发动机总产能达到39万台。

可以说,昌河汽车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除此之外,昌河汽车也有计划引入强援来代替铃木,而目前来看这名外援极有可能是野蛮人宝能集团。据悉,宝能在去年10月底就已经前往昌河铃木进行尽职调查,计划收购昌河铃木生产资质。

虽然此消息并未得到双方确认,但自大手笔入股观致之后,宝能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心已经显露无疑,而如果此时选择入股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北汽昌河,对于二者而言可谓双赢。更何况,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兼观致CEO李峰也是原北汽的肱股之臣,若是双方牵手重组昌河也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铃木撤资长安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铃木与昌河分道扬镳之际,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另一家合资公司长安铃木这些年的表现也并不理想。而伴随着销量的下滑,说其退市的声音也总是不绝于耳,虽然每次长安铃木都予以否认,但在外界看来,铃木撤资长安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2017年,长安铃木的整体销量仅有8.39万辆,同比跌幅近50%。而在进入2018以后,长安铃木的销量更是如同过山车般起起伏伏,但整体还是趋于疲态。截止至2018年5月,长安铃木累计销量为21,044辆,其中5月单月实现环比增长11.55%,但销量也仅有4260辆。要知道,对于一个合资品牌来说,平均不足5000辆的月销还是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与昌河铃木的问题相同,长安铃木不佳的表现与旗下产品的车型老旧、更新换代慢有着直接关系,而被寄予厚望的维特拉、骁途等全新产品也没有展示出很强的竞争力,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快速发酵。

可以说,在如今消费升级趋势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到了追求个性、讲究品质、强调多元的新消费时代,如果不能顺应形势,跟紧新时代的步伐,最终就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而长安铃木目前显然正处在这一窘境当中。

为此,汽扯扒谈也采访到了一位长安铃木经销商的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该工作人员还是透露了目前长安铃木的终端销量下滑非常严重。同时,长安铃木还一直在做客户的安抚工作,可见此前一直传出的退市传闻对于长安铃木还是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可以想象,此次铃木撤资昌河之后,真正雪上加霜的还将是长安铃木。

正如文章开始所说,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淘汰赛阶段,而这场比赛的裁判就是市场,只有了解市场趋势,懂得消费者诉求,才能笑到最后。反之,最后的结果就只能像铃木或菲亚特这样,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