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2)目前自动泊车渗透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消费者意愿)分析

这首先还是涉及到消费者感知,目前泊车入位是有法规限制的,驾驶员还需坐在车里,对于泊车过程用户满意度不高。消费者日常的泊车场景:小区停车、单位停车、其他地方停车,按照理论的过程,全自动泊车只要能识别出的车位,屏幕上就有一个大P,按上去就能自动泊车。这里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几个:

1)车位识别的限制:这里的车位识别,是通过超声波和视觉为主,限定条件往往需要两侧有车的车位,往往不能根据划线停车入位。而且由于泊车的设计因素,内部系统对车位的大小和形状有一定的要求,停车位尺寸过小或者太大,会使系统在第一个环节识别停车位时就失败。

2)泊车的时间:这涉及到系统安全的原因,整个过程比较慢,在车位比较小的条件下,会根据距离中断然后继续尝试,这就使得在比较极限的条件下,识别到车位入库的时间比车主自己操作要久不少。

3)停车的效果:也正是这个原因,自动泊车往往在平行泊车场景下水平不怎么样,我们实际的要求是能够贴上路牙子,但是对于自动泊车系统计算过程考核标准不同,对停车效果要求高(在小区里面怕刮擦碰)的车主往往需要二次停车。

因此,大部分车主对于自动泊车速度和泊车使用兼容性是有抱怨的,能用的场景不是特别多。对新手司机或者停车有困难的司机有一定帮助,对于其他司机能自己来的,基本没太大帮助。

图2 泊车的场景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2/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