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 销量走出深V行情

更新时间:2021-4-18 10:15:07 浏览次数:0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5.4万辆,环比5月的零售增长2.9%,由此实现3-6月的持续4个月零售环比增长。6月零售同比下降6.2%。总体来说,今年的的汽车销量走出了一个深V行情。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确实是率先走出疫情的,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已经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虽然期待的报复性反弹没有出现,但是汽车市场的大盘也在趋于正常。但是因为疫情这个巨大的利空到来,也加快了汽车市场上分裂的两极化,政策扶持和销量都在向优质车企倾斜,不再会有大水漫盖的行情出现了。

01 豪车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

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创出14.9%的历史新高。可以说豪车不仅借助这次疫情已经实现了收付失地,而且还抢到了更大的山头。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3%,几乎和大盘一致。自主品牌总体压力较大,6月零售同比下降16%,且环比5月持平,市场份额32%,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

这不能简单的解读成为豪华品牌抢占了自主品牌地界的过程,这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升级的流动过程。因为自主品牌在高端化上的失位,导致消费升级的客户大批流失。主流合资品牌一部分消费者流失去了豪华品牌,自主品牌一部分消费者流失去了主流合资品牌。

这是中国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在逐步变好,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表现。从车企战略上来看,豪华品牌车企也都在逐步下探,去迎合中国市场的这种趋势。比如奔驰A级和宝马1系的推出,都是如此。

不过从销量上来看,这种入门级的豪车,中国消费者目前的接受程度有限,远远没有达到车企的期望。宝马1系月销量一直在3000台左右徘徊,奔驰A级也不过在5000台左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奔驰宝马的入门级轿车策略,无论是为了拉低车企平均油耗排放,还是为了占去更大的市场,都是比较失败的。

但是豪华车企在中型车上力度非常大的终端折扣,才是促进了越来越多主流合资品牌消费者流入豪华品牌的原因。目前大部分豪华品牌,消费者成交价格和官方指导价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比如根据市场行情,现在奥迪Q5L在市面上已经优惠到了29万,这甚至和主销版本汉兰达完成了价格上的重叠和覆盖。奥迪如此,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等等更是如此。

这是豪华品牌能够更加在市场份额上更进一步的最重要原因。

02 市场政策向龙头车企倾斜

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被逐渐缩小,其还有一层原因是,国家在宏观调控和扶持方面也在向龙头倾斜。原来的宏观政策,对自主品牌车企处于普遍保护的状态。随着乘用车股比开放的临近,国家对于汽车市场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倾向于那些有能力成为行业龙头的车企。扶不起的阿斗就由市场竞争淘汰。

这个在新能源领域尤为明显。比如地方政府针对蔚来汽车的补贴政策,以及政府和蔚来汽车紧密的合作关系,都能说明这一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赛麟、博骏等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倒下,新能源车这个泡沫也被逐渐捅破。现在目前市场上剩下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威马、蔚来,几乎都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了。

相比于初期大水漫盖的,还会出现骗补等情况,现在的扶持政策就更加的高效和有意义了。

而像传统的一汽夏利等等弱势的汽车品牌,也在逐步被车企主动淘汰。所以在未来马太效应一定会加剧,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被淘汰的局面。未来或许中国汽车销量的数字不会更加的好看,但这确实会让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进行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