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笔者咨询行业的朋友,据称充电桩企业,需要把充电桩数量上报联盟,然而为了追寻联盟的数据量,还可以将私人随车桩上报,叫共享充电桩。何为共享充电桩?难道挂到APP上就算吗?随车桩挂到app共享,我能去到别人的车库?就算业主同意,物业能同意吗?一个车库一个车位可以做两个停车卡吗?翻看APP,确实有共享私人桩存在,但是很多年都没有用过,又何来称为公共桩?

这样的上报模式,无疑对用户是一种误导,对投资人是一种误导。请问,你的有效桩在哪里?你的真实桩在哪里?

再说电量,随车桩大部分是交流慢充,因此,所以其带来的充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充电量是直流快充桩创造,特来电与星星上报给联盟的直流桩分别是11.8万和4.5万。而双方充电量分别是27亿度与24.8亿度,快充数量差近三倍,电量却如此接近,利用率差距如此之大?蹊跷得很。

再看单桩日电量=年度充电量/直流桩个数/365天。

充电联盟公布数据,国网直流桩8.3万,年度充电量480万kW;特来电直流桩11.8万,年度充电量1546万kW;星星充电直流桩4.5万,年度充电量573万kW。

从计算结果看,国家电网平均单桩58度/天,特来电63度/天,星星151度/天。太不合理。也就是说:充电桩利用率正常的情况下,充电量就有了如此大的偏离,但是如果充电量正常的情况下,那么利用率又严重脱离实际。

不管是充电桩数量,还是充电桩充电量,都是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的写照,必然是多方巨头之间的暗自较劲,里面也定会隐含着许多笔者并不了解的情况,在此也只是稍加猜测,让和我一样的投资人有一丝冷静。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3/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