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执着认死理 日系应变不进取?

更新时间:2020-4-4 13:40:12 浏览次数:0

在国内销售的德系车品牌和日系车品牌中,宝马和本田最能代表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精神,以及它们能成为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灵魂的一些共性。

但仅仅有共性是不够的,要是天下的汽车品牌特性大一统的话,那就保留一个牌子就够了,何必还需要这么多的汽车品牌呢?正因为各具特色,我们这次就可以从感官的层面上好好聊一聊德系车品牌和日系车品牌的自身调性。

先从情怀说起吧。世界上没有一个粉丝不会为企业的一发情怀牌买单;如果没有,那就再来一发。

就像原来小霸王游戏机里的游戏,无论是画面、音效、游戏方式,都无法跟现在的游戏媲美。但FC的游戏性却是当今任何游戏都无法与之对抗的:FC上面大部分的游戏,整体的操作、规则都非常简单,但易于上手,难于精通、游戏惊喜,隐藏惊讶的游戏特性,是整个游戏界的标杆。这是一台打开了上个世代游戏界大门的机器,它的很多理念、规则被沿用至今;甚至它身上的部分特性,你今天都找不到。

汽车也是如此,之所以说宝马和本田是最能代表各自国家汽车工业的品牌,就在于情怀。他们分别制造了很多本时代汽车的特性的产品;很多造车理念也被很多车企沿用,甚至在汽车工业最为辉煌的那个年代,他们制造的一些东西,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比如本田的CTCC和VTEC充分燃烧和气门正时控制技术到今天都能在各个发动机的设计上看到影子;又比如宝马的50:50车辆前后/左右平衡理念,影响着后世包括MX-5、S2000、MR2等一系列经典车型的整车重量分配设计;甚至,在宝马E90和本田EK9统治江湖的年代,两家企业竟然不约而同的使用起了高转速型发动机来提高整车的动力水平(都是能将转速干到9000的变态家伙)。所以,什么是汽车的情怀?情怀就是那些能够让每一位车子的使用者能够与制造者感同身受的东西,也正因为这些美好的东西早已离我们而去,我们才称之为情怀。

本田VTEC发动机

本田EK9和EG6

搭载E90的宝马325

德系品牌:圣女贞德般的无所畏惧

所以说德系品牌的情怀到底在哪儿呢?有人说是德国工艺的精湛与严谨、有人说是那种端详和中庸的气质。但在笔者看来,德国车到现在为止依旧能吸引我入坑,应该是两个字:执着。

圣女贞德,一位仅仅出身于法国的乡下女孩,用其短短的19年时光,逼得当时的英格兰当局和英国教会哪怕使用最肮脏的手段(重金从其它国家将贞德买过来好判处火刑)也要弄死这个人。最终在其逝世后500多年被梵蒂冈封圣平反,成为圣女。而这不单单是平反,更是间接说明了包括英格兰在内的欧洲国家都为之崇拜和认可,也就是说,贞德把敌对国家的声望从仇恨刷到了崇拜。

而同样的事情,在德国汽车品牌身上依然上演着:宝马集团的工厂,二战后期成为盟军重点轰炸目标;可一旦二战结束,宝马立即推出了新型号的摩托车、汽车后,在欧洲赛场受万人追捧的,就是曾经是他们敌人的汽车品牌。

所以,德国车最大的跟其它车系不同的地方在哪儿?说的好听点儿就是执着,说的不好听点儿,就是一根筋。你说他保守、严谨、认死理也不是不可,但我这里想表达的,就是这种认准了一件事就一直这么做下去的精神。

执着是一种品德,但不一定是一种美德。关键是把这种特质用在什么地方。

比如宝马,放弃了一切花哨的东西,把自己的劲头放到了研究车辆操控性的问题上,以至于宝马连关键部分变速箱的制造都交给了一个第三方厂商(ZF)来运作。这样也好,奔驰做了100多年年的豪华,宝马做了100年的操控,大众做了80年的廉价平民车。如果他们的目标跟你是一样的话,那么,我保证你能体味到最极致的感受。所谓莫逆之交,当是如此。

第一代甲壳虫

只不过德系车并没有这种执着的精神用到汽车的可靠性上。二战前复兴第三帝国的时代,元首大人让费迪南德造的甲壳虫不能超过500马克,就算是现在汇率不一样了,如今买一台大众GOLF也不过1万多欧元就能拿下。换辆车跟换台手机一样的容易,要那么高的可靠性干啥这就是德国人死脑筋的地方,太执着于弄一个东西的话,有时候一些在其他人眼中显而易见的问题,在自己的的概念里就觉得不是事儿。

宝马直到现在还在各种漏油、奔驰的异响、奥迪从古至今各种bug各种烧的满天飞,你看德国本土人在乎么?在德国人看来,车就是一个工具,坏了修好就行。德国人根本不在乎,所以说,买德系车的你,也得不在乎。

日系车品牌:光源氏计划,结果并不完美

但凡你随意翻看一个论坛,总能看到这样的论调:日本车车皮薄,日本车不耐撞,日本车不安全,日本车不爱国对于这些谣言都是从哪来到哪去不必再纠结,但我从这些话语中悟到了一个新的道理。

正如同大部分人不了解日本的文学精华一样,我们其实也不了解日系车的精华同样用两个字来概括日系车最不同的特点的话,那应该是:适应。

我们先跑跑题,简单的聊一下《源氏物语》中的主要角色紫姬和围绕紫姬一生的光源氏计划,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把自家小萝莉变成自己老婆的计划,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光源氏计划就是男人把小女孩抚养长大,将她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女人,以期能成为自己未来的结婚对象。

这种行为不会涉及到任何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情况,通常都是男性从外面救回孤女或者幼女寄养在富贵人家,于是家里的男主人就刻意将其往自己妻子的方向进行培养。其实在过去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行为,我们管这种行为叫童养媳而已。为什么要说这么个东西呢?是因为日本人造车的隐性理念,就跟这光源氏计划如出一辙。

一辆日系车拿到手后,你会觉得这辆车哪哪儿都没啥让你太别扭的地方。这种体会是别的车上没有的,你能在德国车上感受到执着,在美国车上感受到狂野,在瑞典车上体会到的是简约,在法国车上感受到浪漫,就是那种踏实的感觉你哪儿都找不到。这种感觉像什么?就像一位日本妻子在你打开家门的时候说的那句您辛苦了的那种温馨的感觉。

因为人生不能全是激情和狂野,持续不断的爆发只能会让自己的神经变得愈发衰弱。有时候,一种平和的安心与适应,反而是人生中最为难得的幸福。丰田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与从容,本田一辆最便宜的A0小车都能让人血脉喷张,日产能文能武的全面贯通,斯巴鲁和三菱的顶级四驱功力,马自达的优秀底盘调教和对于技术追求极致的精神:这些企业没有一家会让你产生不放心的忧虑,爱或者不爱,我们放在一边;至少,我能让你满意。

那日系车有什么令人不满的地方?有,而且也确实令我十分讨厌:商人的利益为先、不思进取。

无论是日语还是我们的汉语,都有一个词非常准确的形容这种情形:笼中鸟(籠中の鳥)。不是我故意找茬,实在是日系车在这方面太可气:自从本田90年代退出F1后,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能在给客户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等就是25年直到2015年9代思域TYPE-R正式上市,10代思域开始进驻市场后,那个曾经的黑科技本田才找回一点感觉。

商人重利轻离别,笼中鸟不是不会反抗,只是这反抗在强大的利益面前显得太过渺小,就像我们已经许久没有见到JDM有什么能够让全世界疯狂的新玩意儿了,或许在新的一年里,市场表现逐渐进步的日系车品牌们,真的能找回那曾经的荣光?买日系车的人是在乎这一点的,所以我希望日本人也能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