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有因:东风裕隆销量波动不是运气不好

更新时间:2020-4-4 13:41:01 浏览次数:0

近几年,随着SUV市场的持续火爆,中国品牌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总体市场份额逐年递增、品牌形象也逐步向上,一片欣欣向荣。不过,在这样有利于中国品牌发展的环境下,有着中国品牌概念的东风裕隆,2016年全年的销量表现却有较大波动。

作为一家在国内市场已经立足近6年的车企,东风裕隆在前几年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例如在2014年里,东风裕隆斩获了5.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幅58%;在2015年里,东风裕隆更是越战越勇,获得了6.04万辆的成绩,同比增幅15.54%。照理来说,2016年更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但事与愿违的是,东风裕隆2016年全年销量下滑至4.04万辆,相比2015年的表现有不小的差距。

相比其它主流中国品牌的不断进步,东风裕隆的表现无疑显得有些不一般。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东风裕隆的销量产生如此波动呢?接下来,笔者试图从品牌、产品、销售渠道等维度来分析。

从品牌看:消费者对其认知不足,其品牌影响力待提升。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是经常关注汽车市场的话,对于纳智捷这个品牌应该是陌生的。

以下是某调查机构今年就中国品牌在网民中开展的对中国品牌好感度的调查。经调查发现,受访者最喜欢的前三大中国汽车品牌为吉利汽车、哈弗和比亚迪,好感度提及率分别为47.0%、45.2%和35.1%。在其中并没有纳智捷的身影,可见直到今年,在中国市场打拼了6年的东风裕隆纳智捷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仍然较弱,未入选前十提名。

当然,品牌影响力只是影响销量的因素之一,不能完全用来判定销量波动的原因。

从产品看(一):前期产品布局均衡且合理,后期产品节奏略慢。

说完品牌,我们再来看看东风裕隆纳智捷的产品层面如何?首先让我们捋一捋到目前为止纳智捷品牌旗下的产品布局,如图:

在进入大陆市场的初期,纳智捷投放了大7 SUV、一款MASTER CEO MPV和一款S5轿车共三款产品。从产品线来看,这样的布局是均衡有道理的,三个市场都有顾及,在当时可谓是一碗水端平的节奏,很难得。

并且早在2011年,东风裕隆就拿大7 SUV抢占先机布局中型SUV市场。相对其他中国品牌而言,东风裕隆这一步棋下得很好,既迎合彼时正在崛起的SUV热,也抢占了细分市场的高点。

而在MPV市场上,东风裕隆同样也是迅速占领高地,在推出大7 SUV的同一年推出大7 MPV,在其他中国品牌尚没有布局MPV市场的时候,东风裕隆再一次赢得先机。

尽管如此,细看纳智捷的产品节奏与车型布局其实也不难发现瑕疵。

比如,6年过去了,纳智捷旗下的产品还是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这其中,仍有小型SUV、中型轿车等市场体量颇大的空白地带待填补。

而在国内SUV市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新产品层出不穷,现有车型的更新换代也是你追我赶,各大厂商忙的不亦乐乎。但在这种情况下,东风裕隆显得分外气定神闲。比如,大7 SUV历经5年多的时间没有换代,只进行过几次不痛不痒的小改款,以至于现售车款看起来还是刚发布时候的样子;且纳智捷旗下其它车型的境况也大抵如此。

此外在MPV市场,纳智捷开始走的是高端路线(MASTER CEO:指导价39.80-41.80万元;大7MPV:指导价16.98-24.98万元)。之前说过,对于品牌影响力尚待提升的纳智捷来说,刚开始走高端路线是可以拔高品牌形象,但也会面临销量的挑战,毕竟彼时MPV市场体量小,且与大7MPV相当价位的市场中,还有GL8、奥德赛之类的豪强存在。或许,若纳智捷在随后调整其在MPV市场的定位,说不定是能改变今天其在MPV市场局面的。

当然,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纳智捷的产品节奏和布局是比较合理的。不管是纳5,还是去年上市的锐3,双产品高低组合符合时下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形势,且其产品定价也符合目前纳智捷的品牌基调。但为什么其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表现也不太给力呢?(2016年纳5全年销量2666辆,2016年锐3 4个月销量3753辆)

从产品看(二):相较其它热门中国品牌车型,其产品力有提升空间。

比如,以平常大家较为关注的配置来看,纳智捷旗下车型相比其它同级别车型存在一定差距。

先来看看最新上市的纳智捷锐3的全系车型配置水平。不难看出,锐3这款车在时下消费者较关注的配置上亮点不足,其顶配车型的配置似乎也只能用过得去来形容,这相比这个级别的主流中国品牌车型来说,就显得缺乏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锐3和中国品牌中的同级主流车型艾瑞泽5、逸动来进行一番横向比较。如图(选择价位相近的主力车型):

相比之下,锐3的优势也不明显,再加上纳智捷品牌影响力相对奇瑞和长安偏弱势,市场表现敌不过它们也在情理之中。

从产品看(三):行业普遍加码小排量涡轮增压,纳智捷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迟迟未到。

作为目前纳智捷的销量台柱子(2016年销售30817辆,品牌内份额为76.2%),紧凑型SUV优6目前市场指导价为11.98-20.08万元,定价与多数同级中国品牌相匹配,采用1.8T/2.0T两款发动机,动力强劲。

应该来讲,优6的整体产品实力并不弱,但在国内排放法规加严的情况下,当其他同级中国品牌车型已陆续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既迎合购车优惠政策,也缓解消费者实际油耗压力的时候,优6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还没出现,油耗偏高正成为消费者的不满意点。

从营销渠道看:销售后方需要加快布局。

抛开品牌、产品不谈,东风裕隆纳智捷在国内售后的服务店也相对偏少。据网站统计,在全国范围内东风裕隆纳智捷的4S店仅有96家,与此同时,长安、吉利、奇瑞这样的主流中国品牌分别有665家、691家、623家。

进一步来看,一般中国品牌在二三线城市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东风裕隆纳智捷在二三线城市的渠道布局也不强。例如在重庆,仅有1家4S店。显然,相较其他主流中国品牌而言,东风裕隆纳智捷在这方面应该快马加鞭了。

总结:俗话说的好,万事皆有因;东风裕隆纳智捷销量为何波动,基本可以从以上这几个方面看出端倪。

当然,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亡羊补牢。为此,东风裕隆也发布了最新的产品规划:2017年,纳智捷将推出多款改款车型,优6 SUV和纳5将推出搭载PSA集团THP系列发动机的车型;改款后的车型油耗表现会有一个质的变化,也可享受国家惠民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明年下半年纳智捷全新小型 SUV也将推向市场;此后,纳智捷将继续以每年1-2款新车的节奏向市场引入新车;到2018年其将搭建四个平台,推出9款新车,包括涵盖不同区间的五款SUV、一大一小两款轿车和两款MPV。

期待东风裕隆纳智捷在如此积极的产品布局下,能快马加鞭地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