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中汽协近日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73.46万辆和72.15万辆,照此趋势,年底突破100万辆大关已成大概率事件。市场如火如荼,规模上量,电动汽车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大巴车、乘用车,烧了不少,触目惊心的事故令人产生了对起火原因的疑问。近日,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国家863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在中国宜春2018全球锂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对电动汽车频繁发生自燃事故背后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建议。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比较大的泡沫,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把注意力放在研发上,产品的质量水平不高,事故隐患比较大,需要引起警惕。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国家863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

起火事故频发,是谁惹得祸?

王子冬认为,电动汽车起火其实与是不是磷酸铁锂或者三元材料并无重要关系,因为各种锂电池的易燃物都是电解液!只不过三元材料电池在出现问题时更容易点燃电解液而已。但目前业界还没搞清楚锂电池为什么会起火?好像大家都能说出引起起火的各种原因,但是实际上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材料、隔膜、粘结剂、结构、封口、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等等影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起火事故。

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需要正极和负极材料有比较大的改进,对与之相匹配的高电压电解液、耐高温高强度隔膜、补锂工艺、电池安全性控制结构、系统保护结构等技术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将近24-28个月的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需要8个月开发和调整材料,10个月的验证电池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国家行业认证单位测试3个月,用户上车试验5个月)。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从2016年开始退坡,同时提出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路线。目前的行业发展一直是政策引导为主,按照2018年的最新补贴政策,能量密度在105Wh/kg以上的车型,补贴也越来越高。于是企业也是一直追随补贴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改动,在技术验证时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匆忙升级新的电池产品。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1/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