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对于电动汽车充电好还是换电好的问题,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以及充电服务企业倾向于换电,而广大车企则倾向于插充式充电路线。2011年,国家电网甚至确定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统一配送的商业运营模式。车企则认为,电动车规模不足,换电站投资大,盈利困难,再加电池技术上的难题,短期采用插充式才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

近年来,坚持换电路线的企业并不多,或者说存活下来的企业屈指可数。2004年进入换电领域的以色列企业Better Place,2013年5月便宣告倒闭。国内第三方运营企业中,只有奥动新能源、伯坦科技、玖行能源、中达通广、中能高聚等几家企业在换电领域坚守。车企背景的换电运营商中,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力帆汽车坚持之外,其他企业并没有在换电领域有更大的动作。

为何换电企业会如此艰难?业内分析,运营成本高,客户资源少,使得换电运营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整车企业对换电模式保持距离,使得换电运营企业更加困难。资料显示,Better Place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就高达50万美元,并且从始至终只有雷诺汽车这一家主要客户。

如今,政府层面对换电模式支持态度越发明显,同时电动车每年整体百万级别的销量,正推动换电模式走向成熟。所以,现在换电模式呼声又高了起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小平如是说。

■ 换电背后的经济大账

辛国斌部长为换电模式打call,主要基于六个方面:一、换电模式第一个特点就是车电分离,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购车的成本;二、换电模式可增加消费者出行的便捷度;三、运营公司对电池集中进行监测、养护与管理,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提升安全性;四、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别来降低充电成本;五、用户可根据行驶里程考虑换电量;六、换电模式还可以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

政府部门对换电模式的态度变得热烈起来,政策天平向换电一端微微倾斜。电动汽车市场已成规模,换电技术已经成熟,换电模式催生的新业态也值得期待。再则,从定位上来看,换电站作为充电桩、充电站的补充,也有自己的生存价值。所以,政策风向一变,入局的企业也蜂拥而至。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3/6
  • 相关文章